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性质:基础课适用专业:财务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 学 时:51总 学 分:3先行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代码 : 管理学 课程名称 : 基础课 课程性质 : 财务管理 适用专业 : 春季学期 开课学期 : 51 总学时 : 3 总学分 : 先行课程 : 本课程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四年 课程简介 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具备基本的管理素质和技能 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其它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课程主要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 原理、基本知识及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管理学》(第5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推荐教材:《 参考书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文士、焦叔斌、张雁.管理学[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凤彬、李东.管理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哈罗德•孔茨.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杨保军、冯汗纬绘.影响世界的100个管理寓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6]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二、 课程总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有关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 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容、分类、过程、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 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技能。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5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性质、职能,管理者的含义、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理解管理的性质与特征;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者的涵义及分类;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 与技能要求;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 教学重点: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的性质。 教学难点:管理者的角色分配与技能要求;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6学时) 教学内容:中外早起管理思想(学生自学为主),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管理学发展史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理论阶段和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梅奥的人际关 系理论的内容及其贡献和不足。 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教学难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认识。 第三章决策(5学时) 教学内容:决策的概念、类型及过程,决策理论(学生自学为主),决策的方法。 教学目的: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分类;了解决策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满意性原则, 群体决策或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决策的原理);理解并掌握决策的定性、定量方法;了解现代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

腾讯文库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本文由贤阅文档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管理学课程名称基础课课程性质财务管理适用专业春季学期开课学期51总学时3总学分先行课程本课程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四年课程简介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具备基本的管理素质和技能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其它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课程主要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管理学》(第5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推荐教材:《参考书目:[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杨文士、焦叔斌、张雁.管理学[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王凤彬、李东.管理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哈罗德•孔茨.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杨保军、冯汗纬绘.影响世界的100个管理寓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6]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课程总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有关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容、分类、过程、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技能。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5学时)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性质、职能,管理者的含义、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教学目的:理解管理的性质与特征;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者的涵义及分类;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与技能要求;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教学重点: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的性质。教学难点:管理者的角色分配与技能要求;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6学时)教学内容:中外早起管理思想(学生自学为主),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教学目的: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管理学发展史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及其贡献和不足。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教学难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认识。第三章决策(5学时)教学内容:决策的概念、类型及过程,决策理论(学生自学为主),决策的方法。教学目的: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分类;了解决策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满意性原则,群体决策或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决策的原理);理解并掌握决策的定性、定量方法;了解现代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
势。教学重点:决策的程序;区分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决策的方法。教学难点:区分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决策的定量方法。第四章计划(5学时)教学内容:计划的概念、内容、性质、类型,计划的程序、原理,计划的方法,目标管理。教学目的:理解计划的含义、作用及其分类,影响计划的因素,计划工作的过程;掌握计划的表现形式,计划的内容要素,计划的原则;掌握目标管理的含义、本质、过程、要素及其优缺点;掌握计划的基本方法;理解企业战略、SWOT分析法、业务组合矩阵和基本的竞争战略。教学重点:计划的程序;目标管理的概念、基本过程;计划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目标管理的内容。第五章组织(7学时)教学内容:组织的含义及内容,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教学目的:理解组织的含义,组织设计的依据及过程;掌握部门的划分方法,组织的基本原则;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掌握扁平化结构和高耸式结构的优缺点;理解并掌握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及委员会制的优缺点;了解新型组织结构形式;理解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掌握组织变革的过程、阻力及降低阻力的策略;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作用、形式和内容。教学重点: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要素。教学难点:对团队建设的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要素。第六章领导(5学时)教学内容:领导的含义、作用,领导权力的构成,领导风格,领导理论,领导者与领导集体。教学目的:理解领导的含义、作用,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掌握权力的来源及五种权力类型,领导有效性的三种影响因素;理解领导的特质理论及其不足;掌握有代表性的领导理论:(1)行为理论: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理论;(2)权变理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式、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途径—目标理论。教学重点:管理方格理论的内容,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的内容。教学难点:领导权变理论的内容。第七章激励(6学时)教学内容:激励的含义、过程,人性理论,激励理论,激励的技巧与应用。教学目的:理解激励的含义,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掌握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等;历届四种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指导作用;掌握激励的原则与方法。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和激励的方法。教学难点: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启示。第八章沟通(5学时)教学内容:沟通的含义、过程、基本原则,沟通障碍与有效沟通。教学目的:理解沟通的含义,掌握沟通的过程,了解沟通的分类及其特点和优缺点,掌握五种基本沟通网络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掌握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教学重点:沟通的网络模式,提高沟通有效性的途径,如何提高团队沟通技能。教学难点:沟通的网络模式。第九章控制(4学时)教学内容:控制的概念、作用和目的、过程,控制的类型,控制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控制方法。教学目的:理解管理控制的含义及作用,掌握控制的过程,控制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理解控制的基本原则;了解常用的管理控制技术与方法。教学重点:控制过程与控制的方法与技术。教学难点: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及有效控制的原则;控制方法。第十章创新(3学时)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