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姚芳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盛行于冀东广大地区,在北京、天津、承德及东北三省亦有相当的影响。乐亭大鼓唱词韵、散相间,说唱并重,具有浅显易懂、雅俗共赏等多种特
乐亭大鼓 姚芳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河北省 乐亭县,盛行于冀东广大地区,在北京、天津、承德及东北三 省亦有相当的影响。乐亭大鼓唱词韵、散相间,说唱并重,具 有浅显易懂、雅俗共赏等多种特点。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 体,分“上”“凡”两个腔系。庄严里兼有优美,委婉中包含 古朴。板式完备,句式简练,调式、调性转换巧妙灵活,刚柔相 济,褒贬兼宜,风趣得体,是鼓曲类中发展的相当成熟的一种说 唱音乐。 起源与发展 乐亭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变文,历经宋、元、明、 清诸代的多种说唱形式,其间经过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 多种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最终演化而成。最早由变文发展 而出的是鼓子词,短小而灵活。稍后出现的唱赚又进了一步, 不仅篇幅短小,而且已完全抛弃了变文的梵呗之音,采用民歌 作为自己的曲调,在诸如唱功、唱法及演出程式上都有了重 大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宋代诸宫调等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有 着极重要的意义。因为诸宫调承前启后地运用了两个以上 的宫调,开创了说唱艺术的新纪元,启迪了清代众多大鼓艺术 的产生。对于这些艺术形式的由来、演化、联系及历史作 用,著名文史学家郑振铎曾论述说:“我今日所知的最早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