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科学论文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李 浩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学生不是一个空空的罐子,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有知识基础的
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科学论文 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李浩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同化与顺应过程, 学生不是一个空空的罐子,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有知识基础的个体。他们的 学习过程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对自己拥有知识的再重组,形成新的知识概念体系; 二是用头脑中已有知识对新的概念进行合理解释,一旦解释成功,同化或顺应过 程便开始发生,形成新的建构。 在探究活动之初,学生主动作用于观察现象时,会回忆跟这一现象有联系的 已有经验,解释所面对的事物现象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当已有的认知与现象不 太符合或不一致(矛盾)时,学生的思维便发生“冲动”,产生出问题,这一过 程实际上是他们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例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 课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相关的丰富 生活经验,知道马铃薯在水中应处于下沉状态,可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发 现马铃薯浮在“水”面上。这个新现象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发生了矛盾,在大脑里 立刻产生疑问,其问题一般会直接指向新现象与学生原有知识发生冲突的交锋点 上。例如: “马铃薯为什么会浮在水上?” “水槽里到底是不是水,如果不是水,那是什么?” “放在水里的是不是马铃薯?” 所以,学生的提问过程是他们思维的外化表现,是学生观察的新现象与原有 知识解释相矛盾而产生的特殊心理体验。那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