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实词运用

文言文实词运用编写人:钱启先 审核人:王益生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一词多义的知识。2、了解、掌握古今异义的知识。3、了解、掌握通假字的知识。4、了解、掌握词类活用的知识。5、了解、掌握偏义

文言文实词运用 编写人:钱启先 审核人:王益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一词多义的知识。 2、了解、掌握古今异义的知识。 3、了解、掌握通假字的知识。 4、了解、掌握词类活用的知识。 5、了解、掌握偏义复词的知识。 6、了解、掌握实词词义的一般推断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词类活用。 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教学步骤: 一、明确考点 明确考纲要求,使学生知道“考什么”。 2010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有: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二、文言实词词汇知识 (一)古今词义的变化 变化 情况 示例 色(脸色-颜色) 词义扩大 范围扩大 皮(兽皮-皮肤-表皮) 病(重病-病) 劝(劝勉-劝勉, 义项增多 规劝)假(凭借、利 用-凭借、利用,不 真) 臭(气味-坏气味) 词义缩小 范围缩小 金(金属-金子) 丈 人(老人-岳父) 让(责备,谦让- 义项减少 谦让) 怜(爱, 怜悯-怜悯) 词义 转移 涕(眼泪-鼻涕) 偷(苟且-偷窃) 去(离开-到某地去) 感情色彩变化 讽(委婉地劝告-讽刺) 爪牙(武臣-坏人的党羽) 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 词 解说 例 义项 例句 义 本 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早晨 朝令夕改

腾讯文库文言文之实词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