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 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 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 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 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是可以不必靠什么 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 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 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 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 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 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 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 (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 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象《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 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 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 这是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 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1

腾讯文库四川省内江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