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修订版)
双重预防体系提问内容-应知应会内容1. 安全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
双重预防体系提问内容-应知应会内容 1. 安全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3、风险点: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 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 (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们的组合。 5、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 ( 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 辨识方法: 复杂工艺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 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 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 7、风险分级: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 划分等级。 :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 风险等级分5级 度危险、稍有危险。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四种颜色标 管控级别分4级红橙黄蓝 示, 实施分级管控,详见附表。 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 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9、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5类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10、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大风险确定原则 11、 重 (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R=LS 通过计算R值判定的风险 定量判定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定性判定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根据GB 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 12、本企业/ 如何进行风险分级防控?本岗位有无重大风险,有什么防控措施? ============================================================================= 1.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 或者因其他因素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 上的缺陷。 2.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标准 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 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