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小题:①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②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熔铸坚韧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小题: ①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 的凝聚。 ②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熔铸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 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 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 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聆听这些隽永篇章,华夏儿女从中摄取民族前行的营养。历 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 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 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 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 ③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 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但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 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的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4分) (1)聆听( )(2)隽永( )(3)摄取( )(4)精髓( ) 3.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2分) 4.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怅惘 陶冶 鄙夷 食古不化 寸积珠累 (2)邂逅 恻隐 浮燥 万恶不赦 百无聊赖 (1) 改为 (2) 改为 5.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 A.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