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六年级语文下册 17《失根的兰花》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失根的兰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技巧。(二)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失根的兰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题目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品味文章的语言,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 3.仿造比喻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朗读,掌握字词。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讨论、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听一听,激情导入(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同学们,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 的乡愁。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不着一个“愁”字,却道出了写不尽的乡愁;台湾诗 人余光中以《乡愁》为题,反复咏唱,直抒胸臆,也还是那化不开的两个字:乡愁。 台湾作家陈之藩在《失根的兰花》中就表现了这种刻骨铭心的思乡爱国的情感,读来令人动 容。 (兰花为背景,多媒体出示题目)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调舒缓、沉郁)。 2.读读写写 课件出示生字词,注意字词的形、音、义。 学生读读写写,并辨析生字。屏幕出示答案。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