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7 【教学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 . 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 .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课时 1 【课时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 .整体感知作者的论证思路,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今古观照,导入新课 7070 师:建国周年大阅兵举国欢庆,建国周年大辉煌震撼世界,国人精气神激荡天宇。相信 同学们一定 86 记忆犹新,一定历历在目。但是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 精神状态呢?你们想知道 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了解那段令人愤慨的 历史。 70 【设计意图】好奇心,能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用建国周年大阅兵的辉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86 又以年前令人愤慨的历史掠影的悬念发问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读破,感知论证思路 1 . 破题,猜测“树”与“立。读出愤慨之情 1 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读题目,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并思考文章流露出 了怎样的情 () 感。 预设:反问语气,对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表示怀疑、愤慨。 (2)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观点可能有几种?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预设: 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主张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1 资料助读时代背景 : 课件出示: 1934925 这篇文章写于年月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 主义的铁蹄 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逼近,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 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