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道德信仰中学生演讲稿
诚信与道德信仰中学生演讲稿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
诚信与道德信仰中学生演讲稿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 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 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 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 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 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 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 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 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 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 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 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 “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 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 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 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 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 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 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 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