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实施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交流与探讨通用
实施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交流与探讨 摘要:充分重视数学新课改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性价值,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发挥课堂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施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交流与探讨 摘要:充分重视数学新课改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性价值,构建一 种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发挥课堂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交流与探讨 探究 我省从今年下期开始实行新课改,数学课改处于新的实验和探索阶段,新的课改教材与原教 材相比有很多突出优点,新教材突出探索性,注重本质,突出应用,淡化计算。教材内容的 编排上更便于学生自主,特别是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非常有利于教师在教学 中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然而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存在机械传授,简单习题化,讲授与学生实际脱节等问题,学生们被淹没在大量的重复 性模仿练习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只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多在“熟能 生巧”的低级学习层次上往返,学生无力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不能完成由感性到理 性的飞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所以在使用效果上大打折扣。这影响了新教材的作用和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我认为教材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的重要依据,又是培养学 生能力的载体,就要充分重视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性的价值。现 结合我校新课改实施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教师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在暑期有部分教师参加了省市的新课程培训,开学初学校对数学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每位 教师对新教材内容的布局和编写意图做到心中有数,校领导对新课程的实施非常重视,为高 一配备了较强的师资队伍,学校领导到数学组参加新课程的研讨活动。数学组实行了定人、 定时、定程序的教研活动机制,所谓“定人”,我校将高一年级数学教师分成若干组,每组 3人,第一人负责本小组的课题研讨,说课与上课人员的确定,有关上课教案与评课记录等 书面材料。“定时”是指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七节课为数学组教研活动时间。“定程序”是指 先对每单元的知识集体备课,小组讨论,共同研讨,挖掘教材内容,确定共同目标,再由任 课教师上课。 二、新课程下的备课与授课模式 在备课上,我校多年来一直实行集体备课,认真做到备教材、备学生,注重学生主体,要求 每节课都使用教案,其编写模式:学习目标——知识要点——例题分析——问题探究——巩 固反馈——回顾小结——作业练习;教案要充分挖掘教材,充分体现教学方法,充分联系生 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是我校非常重视的内容,结合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初 步形成了新课程的“三环节”循环教学法,三环节是指:情境创设——探究活动——学生提 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重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师是否能在45分钟内恰当 体现是由教师的教学水平来决定的,在新教材的研究中,上课策略应是重点内容之一,教师 应从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如何组织学生讨论策略、创设问题情景策略、构建开放性心 理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提问策略、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 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师生情感进行再体验,真 正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去感悟、去理解、去喜欢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数学学 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四、关于练习和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