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诗社与景东文风摭谈
儒学、诗社与景东文风摭谈 〔摘 要〕明清云南儒学繁盛的大背景,造就了边地景东大兴文教,开南书院、文庙应运而生,辐射作用使儒学进一步传播,诞生了一大批文士举子、地方乡贤。边域之地产生了一大批作家,到
儒学、诗社与景东文风摭谈 〔摘 要〕明清云南儒学繁盛的大背景,造就了边地景东大兴文教, 开南书院、文庙应运而生,辐射作用使儒学进一步传播,诞生了一大批文 士举子、地方乡贤。边域之地产生了一大批作家,到清末更是形成了以“稻 香吟社”为代表的诗社,郡中人士吟诗结社,文风大开。 〔关键词〕儒学 诗社 景东 文风 景东,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上曾有“金景东”之美 誉。明清两代文教兴盛,从清代始,编有雍正《景东府志》、乾隆《景东 直隶厅志》、嘉庆《景东直隶厅志》、道光《景东直隶厅志》、民国《景东 县志稿》等志书。儒学教育的兴盛,造就了景东文风昌盛,一批批文人学 子读书明志、耕读出仕,诗文怡情抒怀。自清中晚期以来,走出了三大诗 人戴家政、程含章、刘琨。这个地域走出来的文人群体大都家境贫寒,以 耕读传家,都能逆而向上,考取功名。外出做官,都能惠及后学,回报桑 梓,终老故里。清代晚期更形成了景东诗社,郡中人士吟诗结社,形成了 一大批诗人。 一、明清云南儒学与景东 明代云南儒学的兴盛在康健《明代云南儒学文化的地域差异》一文中, 作者根据儒学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明代云南儒学文化传播分为核心区域、 外围区域、边缘区域及空白区域四个等级。景东分属于边缘区域,据《明 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统计,明代云南进士总数240人,按进士籍贯列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