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
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王宏亮(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晋城 048000)[摘要]:君子人格是儒家积极倡导,努力追求的理想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 王宏亮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君子人格是儒家积极倡导,努力追求的理想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追求, 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对于提升国民的精神境界以及人 格的完善,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君子人格;道德;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350(20O7)04—0o85—02 当今社会存在着种种问题,各个领域的不和谐因素增多。当我们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时, 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和借鉴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儒家君子人格思想。 、 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特质 由于以仁义礼智之道德为善,儒家历来把君子人格作为道德完善的榜样。具体来说,君子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特质: (一)君子尚德,仁为己任 儒家以德性规定人的本性,把道德本性的复归与完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追求,仁德成为君子人 格最基本的内涵,把积德行善作为追求个人幸福的生活方式。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语·里 仁》)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而以求道为满足。孔子称尚德的南宫适为君子,力求利用 一切机会诱导弟子们树立尚德的生活观念。孔子强调君子要把道义的实现作为志向的目标,其弟 子曾参将此概括为“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儒家认为,仁为君子最根本的品德,它 的实质是爱人。所谓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 子的理想,君子人格的道德价值,就是要把仁德推广于天下,济世安民,具有强烈的历史 使命感。 (二)仁者爱人,孝悌为本 孝悌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并 成为君子人格的重要特征。孝指尊敬顺从 长,子日:“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孔子弟子有若即把 父母,悌指尊重兄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作为仁的根本、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后来的儒家也以爱亲敬长解释仁的基本涵义。“仁者爱人”最深厚的根源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 亲情之爱孕育了对他人的爱心,爱人就是爱亲 之心的外展与扩充,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 人之幼”。 (三)恭敬谦让,忠诚守信 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礼作为道德要求,其基本精神便是恭敬与礼让。恭敬即谨慎、虔诚, 无论对待人生、他人和社会,都必须严肃认真,谨小慎微。对己而言,正心须有诚意; 对人而言,事父母须孝敬、事君须忠敬、与朋友交须诚敬;对自己的职责,必须“战战兢兢,如 临深渊,如履薄冰”。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坚持一定道德原则的不争、礼让,才成为谦 逊的美德。儒家主张君子于言必忠信,认为人与人相交,贵在真诚。孔子有“言忠信,行笃敬” 的教诲,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主张把诚信落实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 (四)和而不同.通权达变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儒家君子倡导的处理 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是对不同事物进行协调,利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性进行 相互补充。而 的整体效应。贵和,就是济其不足而损其有余,以其 同则是相同事物的排比,不可能产生相互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