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操作样式探析
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操作样式探析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物件、一段记忆、一串故事、一种艺术形式……穿越千 年的时光抵达现在与我们相遇,这些就是中国民间艺术。很多人认为民间艺术是传统的、过 去的,幼儿
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操作样式探析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物件、一段记忆、一串故事、一种艺术形式……穿越千 年的时 光抵达现在与我们相遇,这些就是中国民间艺术。很多人认为民间艺术是传统的、过 去的,幼儿能 理解吗?幼儿园是否存在研究的必要?其实不然,就民间艺术本身而言,它一 直在传统文化变迁的 历史潮流中传承与发展。现在,民间艺术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和儿童建 立联系,其多元的表征形式 是儿童所喜欢的。民间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之一, 那是因为感受、表现、创造民间艺 术是幼儿认知所及、能力可及,情感所及。本文中的民间 艺术是指普通劳动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和日常的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与生活相融的艺 术形式。鉴于传统民间艺术课程中“课程内容突 出教师预设,忽视幼儿主体作用;课程实施 重视教师知识逻辑,忽略儿童心理逻辑"等问题,我们 再一次对课程本身(包括视角、指向、 目标、路径、内容等)加以优化、延伸、重整。在实践研究 中,我们对师幼再构民间艺术课 程的操作样式总结出了以下体会和收获。 一、再构课程视角:成人立场一儿童在场 提起民间艺术,我们想到的大都是青花瓷、中国结、刺绣、灯笼等精美的民间技艺,这 是成人 思维和审美认知所致。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和观察生活的角度,但经 常容易被成人 忽略。我们的民间艺术课程并不是培养技艺熟练工,而是抛弃传统意义上的约 束,在课程行进中更 关怀现实生活中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喜好、需求、思考、探索。在再构过 程中,我们不断衡量民间艺 术对幼儿的知识、技能、情感、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价值,使 其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 径之一。因此,再构课程视角的根本就是将“成人立场" 逐步转向"儿童在场"。儿童在场,说明儿 ,, 童和教师一样是再构民间艺术课程的主体,儿童 不仅要在场,而且要入场甚至返场。也就是说 从课程发起的一开始至结束都要有儿童的 声音、行为、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