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反思的机会教育随笔
给孩子反思的时机教育随笔 邻居家四岁的孩子彬彬做错了事,不听妈妈的好言相劝,反而大发脾气,将玩具摔在地上,并且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彬彬妈妈面对儿子的这种行为,不是大声地加以训斥,也不是向儿子迁
给孩子反思的时机教育随笔 邻居家四岁的孩子彬彬做错了事,不听妈妈的好言相劝,反而 大发脾气,将玩具摔在地上,并且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彬彬妈妈面对儿子的这种行为,不是大声地加以训斥,也不是 向儿子迁就讨好,而是用冷静的口吻对孩子说:“妈妈请你自己好 好想一想,这种行为对不对?想好了找妈妈谈谈。”说完坐在一旁 观察儿子的反响。 过了不久,彬彬起身走到妈妈跟前,面带愧色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要做个好孩子,刚刚是我不对。”这时,彬彬妈妈才亲 切地抱起孩子深情地给他一个吻,并告诉儿子刚刚发生的事情错在 哪里,然后母子俩一同收拾好地上的玩具。 彬彬妈妈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是随意打骂或盲目迁就,而 是留给孩子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时机,不失为明智之举。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反思可以淡化由矛盾而引起紧张气氛, 削弱双方心理上的抗衡,使教育起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我们提倡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让他们有反思的时机, 这并不等于放弃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品质、 事情发生的背景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注意观察孩子事发之后的一 系列心理变化和动作表现,找准最恰当的契机,进展帮助和教育。 当儿童确有真诚的认错态度和改正的表现时,父母要及时承受孩子 的请求,然后与他一起分析错在哪里。通常说来,年龄小的儿童留 给他的反思时间不宜过长。不然,孩子往往会忘却先前所发生的 事,容易造成无态度,反而养成任性和执拗的坏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