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主体监护人
合同主体,监护人篇一: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什么资格?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呢?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
, 合同主体监护人 篇一: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什么资格?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呢?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 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 前提条件。如法律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则每一个公民都享有行使财产所有 权的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与具体民事权利的不同在于:第一,民事权利能力是取得具体民事权利的前 提。公民虽有法律赋予的民事权利能力,但只有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才能享有 具体的民事权利,如果不参加具体的民事关系,就只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没有民事权利。 第二,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两个方面,民事权利能力不仅是享 有民事权利的前提,还是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而民事权利一般仅仅指权利,不包括民事 义务。第三,民事权利能力是由法律直接赋予的,而民事权利则是在具体的民事活动中产 生的。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公民的权利能力是法律所赋予的,与公民的 人身不可分离,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与剥夺,亦不得由公民本人放弃。 公民从事订立合同的民事活动,应当具备订立合同所需要的民事权利能力。一般说来,公 民订立合同的权利能力不受限制。但是,公民的权利能力受到一般的社会发展条件的限 制。如在法律尚不允许个人购买汽车、房屋以及其他特殊物品时,个人就没有购买这些物 的权利能力。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呢?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 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里 “”“” 的能力或者资格是指民事主体的意识能力或者精神状态,包括思维是否正常,是否 有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是否具有辨别是非和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 权利能力不同。民事行为能力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才可能有 民事行为能力。但有民事权利能力,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既包括民事主 体对其实施的合法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包括对其实施的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等三种情况。 第一、完全民事事行为能力,指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一般而言,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