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康王中心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康王中心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2020 湖南省岳阳市康王中心校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A.做学问,既要研究学问,又要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 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B.“把臂人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天赋不 掌问的真谛。 同,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 C.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汇,因此做学问时 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 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 D.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 园地。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 递与交流。 神,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材料,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 A.作者以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的比较为例,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 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糸,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 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贯彻,交流与影响。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 B.“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人林”精神的践 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锋头。那实在要不得! 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之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境,此是学问入 C.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作者以此例意在证明讲学问既 门后之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 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 人,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 D.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作者以此来 欧、王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 阐释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处。欧、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应使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 A.学术有血脉,不单指学问的相连相成,也指人与人精神上意气相投,阅读古人治学之著作,要真 象。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 切感受治学者的面目精神。 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 B.所谓“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就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要想有此工夫,则必 出,即证对彼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 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 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 需要追求的境界。 一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 D.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锋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作者 步。此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 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之背后,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境界, 参考答案: 已能神交古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 1.C2.D3.B 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 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 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 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腾讯文库湖南省岳阳市康王中心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