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九年级语文(陕西)习题: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五单元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01 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倘如(tǎng) 诓骗(kuànɡ) 脊梁(jǐ)B.渺茫(miǎo) 省悟(shěng)
第五单元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01 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倘如(tǎng) 诓骗(kuànɡ) 脊梁(jǐ) B.渺茫(miǎo) 省悟(shěng) 脂粉(zhī) C.覆盖(lǒnɡ) 抹杀(mǒ) 宰相(xiànɡ) D.慨叹(ɡài) 玄虚(xuán) 筋骨(jīn) (解析:A.“诓”应读作“kuānɡ”;B.“省”应读作“xǐng”;D.“慨”应读作 “kǎi”。) 2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三年时间匆忙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多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C.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 D.包装再精致,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解析:A.“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用在“回首往事”的情 景中不恰当。)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激励,他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他干枯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爱好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宠爱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闲逛。 (解析:A.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C.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表意 不明,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4 .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表否定)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表引用) (3)从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信任过“自己”。 (表强调) (4)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表特殊含义) 5 .联系课文,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中国人”的含义,并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 各指什么。 (1)要论中国人,必需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国人”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 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 革命力气。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然而,在这覆盖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指广袤中国人民。 6 .你校正在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主动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奇异。国是家,善作魂, 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 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