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限制消费需求的因素探索

限制消费需求的因素探索进入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措施,社会财富和收入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产生更多富人的前提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有

限制消费需求的因素探索 进入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采取了一 系列调控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措施,社会财富和收入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产生 更多富人的前提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形成了一个橄榄 形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绝 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大约2.5亿绝对贫困人口, 实际上有更多的人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可以说全社会几乎没有高收入者。改革 开放之后,中国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 同时,由于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收入差距进而财富差距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 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笔者认为既不是金字塔形 也不是橄榄形。目前中国既有不少的高收入者,也有不少的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 者。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收入上的差别就在于,发达国家是在居民收入水平比 较高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比较健全的前提下产生的差别,我国是在居民收入水 平普遍比较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收入差别。不同的收 入群体会有不同的消费需求,高收入群体有消费能力但没有消费愿望;中等收入 群体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预期而不敢消费;低收入者有消费愿望, 但没有消费能力。从收入因素来分析,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在于中低收 入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300元 的还有1.22亿人,与日本总人口差不多,是韩国总人口的2.5倍。从五等份 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城镇居民低收入户为年均收入8788.9元, 中低收入户为14498.3元。也就是说2011年在我国城镇6.91亿人口中,有 6910万人年收入约为8788.9元,月平均收入只有732.4元,每天收入只有24.4 元,每天收入平均4美元。还有6910万人的收入约为14498.3元,每个月收入 1208.1元,平均每天人均收入只有40.3元,约合不足7美元。从五等份分组 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来看,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年人均收入为2001元,月 均大约为166.8元,日均5.6元,不足1美元。2011年农村人口为6.566亿, 也就意味着低收入人口数量为6566万。中低收入户年均收入为4256元,月均收 入354.6元,日均11.8元,这部分人口数量同样为6566万(见表一)。在各种 1

腾讯文库精编限制消费需求的因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