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 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传染性腔上囊炎,是 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 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 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法氏囊病,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 疫情处理、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 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 单位和个人。 2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或免疫学试验。 2.1 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鸭、珍珠鸡、鸵鸟等也可感染。火 鸡多呈隐性感染。在自然条件下,3~6周龄鸡最易感。本病 在易感鸡群中发病率在90%以上,甚至可达100%,死亡率 一般为20~30%。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时或超强毒株流行时,

腾讯文库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