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效应大全
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而中间派常常是由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耳朵不大灵光的人
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 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而中间派常常是由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 清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耳朵不大灵光的人所组成。 中间派:对事先分发的会议材料不加了解的人 没头没脑不清楚议程进行情况的人 耳朵不大灵光的人 醉意未尽、昏头昏脑的人 年纪老迈而自以为精神矍铄的人 意志薄弱的人 ========================================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 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 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 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巴奴姆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 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了 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二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 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 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 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的却不多; 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这样的评语怎么会不“灵验”,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不会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 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 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巴奴姆效应告诉我们,不管每个学生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多么差,他们内心深处总会多少有点 积极向上的念头。所以,教师捕捉到后进生的优点,要多赞扬。“赞扬”蕴含着老师的鼓励、 教育与评价,也蕴含着老师的爱心与期望,本来后进生听到的批评就比一般的学生多,如果 教师再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使他们丧失自尊,不求上进。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 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 地帮助学生认识缺点和错误。如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认识,接受为止。马克·吐 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听赞美的话,对于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赞扬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但是也要注意赞扬要适度。因为学生年纪小,有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过度的表 扬会使他们滋长骄傲的情绪,就像阳光太足,幼苗会晒干一样。所以,要让后进生在表扬中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批评中体会到“爱”和“鼓励”,这就是循循善诱。 ======================================== 期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