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粥的好处
腊八粥_粥的好处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
腊八粥_粥的好处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最早的腊八 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月最重大 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 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 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 道节”。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 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 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 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 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 一起食用,也可馈赠亲朋好友。 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 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把农历十二月称 为“腊月”的原因:《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 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 “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 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 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 求寿,避灾迎祥。 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 有的农民还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 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 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 某些习俗,或者徒增趣味罢了。 关于腊八粥的典故很多,就选一个通俗易懂的吧。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 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 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 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