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新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新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2、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3、了解19世纪初,西方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重点】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近代的通讯工具电报、西方的照相、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业,出版业相继传入中国。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方法】 1、通过了解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学生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 的能力;学生能认识到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它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一方面有利于 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便利 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这些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知识链接】 回忆“我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在什么事件中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原因 阶段 阶段特征 洋务运动至 内因:① 清末 ② 内因: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外因: 内因: 一战后至解 外因: 放前 知识点二: 民族工业发展的总特征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特征: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 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问题探究】 1、材料:大生纱厂,晚清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棉纺织厂。该厂于1895年筹建。起初领官 机二万余锭,建厂于江苏南通唐家闸,官商合办,称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后来陆续在崇明北 沙(今属启东)、海门、南通增设分厂,分属大生第二、第三纺织公司。1934年共有纱锭十 七万余枚,布机一千二百余台。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

腾讯文库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