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 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 、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分布: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 生产模式。举例: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利弊: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 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 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布发达国家举例:英国、日本、德国 (负增长)、新加坡、中国。利弊: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 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过渡。分布: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举例:土耳其、阿根廷。 4 、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1949-1957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1957-1961) 人口负增长年:三年自然灾害 1961-1970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1970-1980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年):计划生育 1980-1991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年):人口滞后效应 1992-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 划生育)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1 、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①②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人口 迁移。 2 、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 (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 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3 、特点 ① 国际: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 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 洋洲; ③ 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 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 一直是迁出。 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 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