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施设想
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施设想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改革 学生为本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 建构学习 科学有效 学习评价 学习档案 历史调查 习作制作 高中新课程
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施设想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改革学生为本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建构学习科学有效 学习评价学习档案历史调查习作制作 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公布,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普遍感慨新课程新颖之时,对新课 程的真正价值以及如何改变教学模式等问题十分关注。作为教师顺应潮流,支持改革义不容 辞,下面谈谈自己对新课程方案中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施的设想。 转变教与学观念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的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 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 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 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中国社会变化与发 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的时代要求取代以“理解”、“认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在注重课程目 标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 为本”的思想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认真 按照课程目标在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 鼓励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第二,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目标下 的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强烈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引导下,具有主动学习历史和理 解历史的愿望和积极性,而不是在外来压力下进行被动的学习;允许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 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和超过课程目标要求的深入学习,所以,高中 历史课程除了设置了必修课程外,还设置了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更为广阔领域的历史 问题的个性化要求,同时对不同的学生在达到课程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当允许其具有 选择部分学习内容进行不同广度和深度学习的自主权,对此,教师应当给予支持和指导;学 生有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和学习评价等教学环节提出建议的权利和责任,教师对其合理部 分应积极采纳,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在全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要在 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第三,应加强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重视“教”的过程和方法,而对学生 学习效果的评估则依靠考试来完成。现行的课程目标则要求教师在关注“教”的同时,还要 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人而异,其效果的差别很大。虽然提倡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可少。这里所说的过程,是指以一册书 或一学段、一学期、一学年或整个高中阶段为考察单位的过程,而不只是一课或一个单元的 学习过程。因此,要以某一个时段作为一个过程来加以指导,要树立系统学习和系统指导的 意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环节:一是学习动机的确立;二是历史知识的 积累;三是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四是相关能力的培养;五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 现象的评价与理解;六是对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七是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 和理论的运用。第四,要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注重每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