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别称
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
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 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 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 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 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 若汤、清圣、浊贤等等,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 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 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据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 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 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 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 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 堕”作为好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 饮白堕”。 般若汤: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 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 载。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 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 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 (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杜甫在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碧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吴文英在《催雪》中写道,“歌 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