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篇一:清明节的古诗及习俗 1、“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清明节的习俗 篇一:清明节的古诗及习俗 1、“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 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 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 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2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 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 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 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 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 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20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 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 子[1]。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 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 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 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4、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 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 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 5、清 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 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 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 的节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

腾讯文库精编清明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