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陕县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漯河市陕县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潜台词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请体会下面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内涵,①

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 2021-2022 河南省漯河市陕县职业中学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焚琴煮鹤”来感 含解析 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 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 1. 潜台词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请体会下面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内 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 涵,①写出潜台词。②据此概括周朴园的性格,不超过6个字。(5分) 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 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 周朴园你想见他? 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 鲁侍萍嗯,他在哪儿? 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周朴园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 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 参考答案: 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古琴之音,既淳 潜台词:希望你认清现实(顾全大局),不要向他说破这件事,即便说了他也不会认你的。(意思 ① 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 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 3“”2 对即可)(分)周朴园的性格:自私虚伪(或狡诈)(分) ② 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由前文可知,鲁侍萍是萍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的亲生母亲;从后文可知,周朴园一直隐瞒女儿有关她母亲的真实情况,由此可判断出画线语句“很 A.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居于首位。 大了”“以为”“早就死了”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鲁侍萍认清现实,不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萍儿。 B.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以古琴为伴,饱读诗书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淡泊高雅的情怀。 概括周朴园的性格还要从其言行举止等描写来分析概括。不让萍儿认自己的亲生母亲,很明显是一个 C.弹琴者如果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就可以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自私、虚伪的人。 D.古琴备受推崇,其音乐的物质顺乎自然,耐人寻味,更因其琴德最优,含藏着中华民族道德的内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核。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为例,说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古琴的情有独钟。 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 B.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话以及成语,说明琴乐听来平淡,需遇知音方可领会其情趣。 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C.文章第四段举伯牙用功勤奋学琴终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说明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理。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 D.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达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乐的作用。 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 A.对于不会弹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可以听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外之旨、韵 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形”的淡泊境界。 B.我们得意时可以用琴曲平静心中的躁乱,遭遇挫折打击时可以用琴曲安抚内心的伤痛,琴曲还可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

腾讯文库河南省漯河市陕县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