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茶庵铺中心小学 蒋馥梅内容提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实际,从想问、敢问、会问、善问等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词:激发思考、想问、敢问、引起探索、会问、善
语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茶庵铺中心小学 蒋馥梅 内容提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实际,从想问、敢问、会问、善问等方 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想问、敢问、会问、善问 激发思考、引起探索、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 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加人的敏感性,对新情 况和新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 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情景激发:有时将问题创设 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且比较关注的生活中;有时利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探 究的欲望,或巧抓课文中关键字眼激起学生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 “” 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如:我在上《草船借箭》这课时,抓住借字来激 “”“” 发学生的好奇心。借其实是骗,为什么偏偏用借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 “” 白这里用借不但点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而且暗示了这箭在后来作战时还 要还给曹操。也就是曹军造箭射自己。 二、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 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1、营造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以前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没 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现在我们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 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 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 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建 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 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想问、敢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 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 提问的种类。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的提问 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高层次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 评价提问。低层次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层次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 养。其次,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 1、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