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和鉴定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实验报告刘琳 1131428 环境科学 同组:陈氏秋张实验目的学习微生物(细菌)鉴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微生物(细菌)的快速鉴定操作步骤与自动化分析技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
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实验报告 1131428 刘琳环境科学同组:陈氏秋张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微生物(细菌)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微生物(细菌)的快速鉴定操作步骤与自动化分析技术。 3.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掌握微生物(细菌)的鉴定思路。 4. 强化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 实验原理 细菌鉴定是细菌分类学中最实用的部分,与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有着密 切的联系。在动、植物检疫,食品卫生检验,人类及动、植物病原诊断,环境微 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均需要细菌鉴定方面的工作。 细菌的鉴定是确定一个新的分离物是否属于一个已被命名的分类单元的过 程。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检验和动、植物接 种等环节或技术。此外,还有噬菌体敏感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 细菌鉴定首先要有一个分类系统做基础。根据这个分类系统,找出各分类单 元间相互区分的一系列特征,构成一个鉴定系统,即细菌鉴定的检索表。换言之, 检索表由一系列有关细菌特征的问题构成,这些问题引导人们通过一个分类系统 来确定一个菌株的分类地位。检索表有双歧式和表格式两种形式。本实验采用表 格式检索表。 () 表格式检索表鉴定特征表只对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总结。而不给分类特征 以等级化的排列。表格式检索表往往包含较多的性状特征,因而看起来比双歧式 “﹢”90 复杂。但比双歧式优越。表格中记为的结果是该分类单元中%以上的成 员为阳性的特征。因此,允许被鉴定对象的个别特征不确定。 三、 实验材料 器材: ID32E6cm 接种条、培养皿、接种环、火焰灯、接种台、恒温培养 ATB Expression 箱、仪、移液管、移液枪 药剂: 18~24hJames 生理盐水、培养的接种菌、石蜡油、指示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