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武平实验中学 陈玉惠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它要求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走进新课改,适应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 武平实验中学陈玉惠 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 是一次挑战。它要求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走进新课改,适应新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 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学反思是 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指教师自觉地 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审视和分析。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经 验教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的经验得到提炼、得到升华。面对新课程, 教师应该反思什么,又该怎样进行反思呢? 一、反思教育理念 1.课程观。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学科,程就是教材,课程就是大纲,课程开 发与教师无关,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不只 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服 务。课程不是单一的学科课程,而是综合性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是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 的、交流对话的,师生是新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新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2.教学观。要改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教材为中心”的 传统教学观。教学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不是产品制造商,模式化生产产品。 教师不是“养鸭专业户”实施填鸭式教学。学生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袋子”、“容 器”,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教师要改以往“带着知识走近学生”的 做法,“带领学生走进知识”,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 会学习。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便不满足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 学的过程中,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势必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 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课堂具有智慧性的挑战。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 过程。 3.教材观。教材不能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变带着 教材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 学习和探索。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 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 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 行对话的“话题”,是进行交往的桥梁。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 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4.课堂观。“满堂灌变满堂问”、“课堂变戏台”、“学生认真听老师讲”的课堂就 是好的课堂吗?加拿大的课堂与我国的截然不同。学生的自由空间大,几乎可以随心所欲, 作自己喜欢的事。老师很宽容,容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 的课堂很活跃,学生的思维活跃,一堂成功课的课堂特征应该是:学生敢质疑,也会质疑;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表达个人思想;学生充满自信,敢于说话;教师充满活力,师生关 系和谐;课堂开放,教师不包办代替;课堂动静有度,活动有收有放。 4.学生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 正视他们的缺点、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的责任在于唤醒他们的潜 能,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去打开每一座资源宝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 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挡,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