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超详谈留置措施的条件、程序、性质及操作

刘建超详谈留置措施的条件、程序、性质及操作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导尿并留置尿管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某些大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而长期留置尿管后引发的尿路感染却是一种常

刘建超详谈留置措施的条件、程序、性质及操作 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导尿并留置尿管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某些大手术后、排尿困 难患者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而长期留置尿管后引发的尿路感染却是 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居医院感染的前3位。有资料显示,医院获得 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70%以上尿路感染与尿管有关[1]。因此留置导 尿中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成了临床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本文查找留置导尿中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 施。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缩短留置尿管时 间,加强无菌观念,加强对留置导尿后的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 生。现将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尿路感染相关因素 留置时间过长。大量研究表明,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呈正 相关。留置尿管患者菌尿发生率按每天5%递增,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 几乎100%发生菌尿,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2]。 机械性损伤。导尿管在插入过程中损伤尿道黏膜,尤其是前列腺 增生的患者,强行插入极易引起黏膜损伤。而导尿管插入长度不够, 气囊段未完全进入膀胱,注液后压迫尿道,亦可致尿道黏膜损伤。导 尿管本身作为异物也可导致尿道黏膜及膀胱黏膜产生刺激性炎症。 操作者无菌观念差:操作前未按要求执行六步洗手法,外阴消毒 不彻底,动作粗暴;操作中未严格区分无菌区和清洁区,未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规程等极易将细菌带入尿道内,引发感染。破坏引流系统的密 闭性:频繁更换集尿袋,疑似导尿管阻塞时,用注射器疏通,进行不 必要的膀胱冲洗等,这些操作破坏了泌尿系统的密闭性,增加了细菌 第1页共4页

腾讯文库刘建超详谈留置措施的条件、程序、性质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