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重构的思考
对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重构的思考 摘要: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的基础与灵魂。它既是国家立法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认定国家行为是否侵权的首要依据。因此对于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对完
对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重构的思考 摘要: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的基础与灵魂。它既是国家立 法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认定国家行为是否侵权的首要依 据。因此对于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对完善国 家赔偿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剖析我国赔偿制度归责 原则的历史演进,针对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第二条,具体提出 第二条的修改背景和引起的争论,并谈谈对构建国家赔偿制度归责 原则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赔偿 归责原则 现实意义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改工作历时5年、经过4次 审议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终于出台。纵观此次修改亮点颇多,不仅 拓宽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完善了国家赔偿程序,而且赔偿费用支付 也得以保障。然而笔者最关注的却是归责原则的修改。将修订后的 《国家赔偿法》与之前的第二条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仅仅删除了"违 法"二字。然而"违法"二字的删减,对于构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归 责原则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归责原则的发展历史 明确"归责"的含义是研究国家赔偿制度归责原则的前提。"归责 "顾名思义就是责任应该归咎于谁。作为法律领域的归责最早见于私 法领域,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或者物件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