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
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 语文 我国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教学领域 的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 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 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 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 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 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 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 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 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 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 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 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 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 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 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 的信息交流方式。 语文 目前,初中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 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 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 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 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 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 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 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 语文语文 我认为,初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 采用了异质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