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一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
高一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时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改革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一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时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改革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一 大批改革家,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人记取。据此回答1~3题。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 消灭奴隶制残余 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3 .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B .牛耕与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CD .各国争夺霸权的需要.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经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 艳;科学技术,成就辉煌。据此回答4~7题。 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居统治地位 B. 墨家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 道家最受欢迎 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 善用权术,建立威权 6.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 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 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是,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 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据此回答8~11题。 8.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9. 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 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 C. 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 10.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 加强诸侯王的势力 B. 剥夺王国的封地C. 分割王国的封地 D. 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11.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 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日: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 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开放则强,闭关则弱。综观我国历代兴衰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据此回答12~15题。 12. 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