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潞城下黄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下黄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

占据重要地位,开始影响到了法律,故答案为B项。A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材料也不能反映,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下黄中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 排除;从材料中的“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来看,没有实行判例审判制,排除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C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排除。 【点睛】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学化,是指将儒家的道 1.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 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 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 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法律的儒学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 A.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各个法律部 B.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 C.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4. 三国时期,官学一撅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 D.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参考答案: 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B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B.“贵儒”又“尊道” 2.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 参考答案: 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B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根据“遵儒者之教”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两人都“贵儒”,根据“履道家之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言”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两人都“尊道”,故答案选B。三国时期,儒家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思想虽遭到一定的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传统文化没有断裂,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佛教,排除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D。 参考答案: 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 5. 1896 “ D 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 ” 3.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 是 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 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参考答案: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C D.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参考答案: 6. 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B A.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详解】材料反映在西汉时期刑法的审判要征求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意见,这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 B.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腾讯文库山西省长治市潞城下黄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