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09-1)

教学目的:界定学科研究对象;简要介绍学科内容教学重点:1、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 2、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四种观念概述一、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对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1、从时间上来说,所谓“

教学目的:界定学科研究对象;简要介绍学科内容 1 教学重点:、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 2 、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四种观念 概述 一、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对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 1“”“” 、从时间上来说,所谓现代文学是与历史分段相对应的,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在中国历 史的现代时期出现的文学。 2 、从文学自身的特点来说,中国现代文学表现为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转变,甚至在有些时候 是一种断裂(如在写作语言、体裁样式、表述的思想内容等方面)。 3“” 、从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来看,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的社会、文化从前现代时期向 “” 现代时期转型带来的产物。 “”“ 现代的含义:这首先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观念,它指的是一个至少在一方面主要受未 ”“” 来掌握的时代,所谓现代往往是指对当下的一种无限接近。在西方,从十六世纪(文艺复 “” 兴、宗教改革)以来,现代对过去的权威一直怀有深刻的矛盾心理,越来越将自己系着于转 “”“” 瞬即逝的今天及其需求、梦想或梦魇,并转而着眼于未来,把它看成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 到来的希望,或是无可挽回地走向腐朽与颓废的前景。具体到文学和文化上,我们所使用的现 ”·“ 代一词,其含义正如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无副面孔》中译本序言中所说,主要指 ‘’‘’—— 的是新,更重要的是,它指的是求新意志基于对传统的彻底批判来进行革新和提高的 ” 计划,以及一种较过去更严格更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审美需求的雄心。 “”“ 所谓中国现代文学可以如是概括:指的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 ” 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中国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况: 1895—1917 (一)准备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由于受到甲午中日海战失败的影响,社会的精 英开始酝酿变革,戊戌变法失败后,自上而下的改革理念为革新国民素质的观念取代,研究并 1917 学习日本的现代化之路、对西方思想和技术的译介等行动带来了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在 年以前,从文学方面来说,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传播媒介的形成与开始兴盛、专业写作队伍 的形成等为即将到来的文学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 1917—1927 (二)、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使白话文成为文学创作的正统语言。诸 多方面的观念革新带来了新的文学样式。小说终于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并开始兴盛发展。外来 文艺思潮随着翻译业的发展蜂拥而入,为国人带来了新知的同时,也打开国人的眼界,对于文 “” 学工作者来说,世界的观念首次进入他们工作的视野,开阔了思路,也带来了文学社团的繁 荣。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作家,其中如鲁迅、郭沫若等人成为后来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大家。 1927—1937 (三)、第二个十年(): 1937—1949 (四)、第三个十年(): 三、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四种观念: 19 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有两大背景:世纪以来,一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制度的自身的衰朽, 一是外国殖民势力的侵犯,使社会的双重危机同时暴露。而作为对危机的一种焦虑性反应,应 对性的思想观念逐渐成型,这就是中国人所形成的自己的现代思想。影响这种现代思想形成的 与四种观念密切相关,它们进而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1/ 、注重对抗性的世界国家观念。(外国势力的入侵,使中国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原有的惟 我独尊式的天下观念开始破产,被迫接受现代世界图景和格局,于是引发了如何理解中国与域 “” 外强国关系的问题。开始形成中国不变革就要受奴役,而一旦变革又可主宰世界的思路和想 法,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对此种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而严复的《天演论》则在较深的思想 层面上起了相同的作用。虽然也有一些人如马相伯试图纠正对抗性的思路和想法,但作用不大。 这种强调现代国家关系中对抗性因素的看法对现代中国文化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1

腾讯文库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