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4题。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日:“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 • •鱼鳖;历险乘危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0T4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日:“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 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 之剑,而操桃多寿与农夫居拢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 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扯•• 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日: “善!”乃弗逐。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 ■ 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日:“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 若发漂[注],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日: “诺。”入见孟尝君日:“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日:“然。”公孙戍日:“臣愿 君勿受。”孟尝君日:“何哉?”公孙戍日:“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 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小国英桀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日:“诺。”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日:“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 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日:“臣有大喜三,重之宝剑一。”孟尝君日:“何谓也?” 公孙戍日:“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 之过,臣三喜。输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许戍以先人之宝剑。”孟尝君:“善,受之 乎?”公孙戍日:“未敢。”日:“急受之。”因书门版日:“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 过,私■ 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 (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注]发漂:喻微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分) 10.(3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 A. 道哉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 B. 哉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 C. 道哉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 D. 哉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11(3 舍人,战国时拥有某种才能而依附权贵者。与下文“门人”均属于土阶层。 A. 不肖,不才,指品行不好。旧时也常被读书人用以表示自谦。文中指前者。 B. 直,意为“价值”,与《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相同。 C. 文,孟尝君名田文。古人自称时用名以示谦逊,称别人时用字以示尊敬。 D.

腾讯文库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