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 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
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 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整理新变化点亮30年行医路【画面】经过一段乡间小路,车子停在肥西县花岗镇过岗村卫生站门前。 夏日明亮的阳光中,56岁的站长陈尚学正在
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 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整理新变化点亮30年行医路【画面】经 过一段乡间小路,车子停在肥西县花岗镇过岗村卫生站门前。 夏日明亮的阳光中,56岁的站长陈尚学正在门口等候。 一方小小的院落、一片郁郁的绿色,卫生站的干净整洁和家一般的亲切让人 惊喜。 【记忆】我1971年初中毕业后,做过民办教师,当过会计,1975年,经推 荐参加乡村医生培训班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但那时,生产队的一间简陋小屋就是医疗室,村医收入也较低,工资主要靠 村里补贴。 合作医疗制度虽为农民看病提供了一定保障,村民每次看病,每人只需付5 分钱的处方费,但因资金总量有限,生大病仍是大家最怕的事儿。 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我自己开了个诊所。 托改革开放的福,老百姓经济生活条件普遍提高,我的诊所也不断升级,房 子、冰箱等很快都置办齐全了。 好的诊疗条件给大家看病提供了方便,附近三四个村子的乡亲看病几乎全找 我,每天都是早晨5点开诊,晚上披星戴月回家。 1999年,肥西推行农村卫生改革,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大家一致推举我 做过岗村卫生站站长。 尽管这一改革让之前单干的乡村医生收入锐减,但大家在了解了党的农村卫 生政策后,最终愉快地走到一起,共同为家乡人民服务。 近10年来,卫生站从未出现过一例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始终保持24小时 有人值班。 如今,农民看病又有了新农合,不但大病、小病都能报,家门口的即时报销 方式更是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同甘共苦撑起心中大爱【画面】病人的询问使采访不时被打断,药怎么个吃 法、日常注意哪些事项、饮食如何调整……陈尚学总是微笑着一一耐心嘱咐。 一言、一行都能透出他与病人间令人感动的彼此信任。 【记忆】早些年,农民普遍家庭经济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