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索《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索 “”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这是数学课程改革 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 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 要形式,以综合性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的发展,初步形成探索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目标,我们将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突破口, 让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实践活动经验的方法及成功体验, 体会数学的作用,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研究出适合本地的实践活动教学策略。以下是本人 在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中进行的探索。 一、确定主题,精心策划,为学生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知不觉的会接触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 学是有用的。为了让小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的确定首先应建立在学 “” 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也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生活中的数学包括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 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而现有的实践活动的教材、资源比较少,加 上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背景、材料、研究主题与常规教学不同,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也 有很大的改变。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开设实践教学课前,充分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实 践活动的因素,选取简明的、有意义的、趣味性强的活动主题尤为重要。为确保活动的效果, 教师首先要广泛的收集实践活动的背景材料,积累实践活动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背景材料 及学生的知识状况考虑活动主题的确定,同时要考虑采用何种模式和活动方式,做好哪些准备 工作,才能更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智 慧及活动的能力。 二、组织探究学习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发展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技巧,表现为多种 形式的、在课堂和社区进行的观察分析、问题解决、探究发现等创造性活动。学生在探究式学 习中学会搜集数据和资料并进行整理,经过分析、探索,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运用探究式学习策略时,教师主要起问题引领作用,即教师借助一系列提问促使学生一步 步深入探究所选择的主题,透过现象发现或归纳结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发展研究能力。 自主探究式即研究性学习,它是一个学习领域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这里的自主性包括 教师教的自主性和学生学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自创实践活动主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而学 生学的方式是有更多的改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更重要的 是,学生具有一定自主性,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策略选择,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决 定,学生对主题的自主选择和对活动的主动探索,是实施实践活动的关键。如测量学校活动场 所的占地面积,可以先提出问题:学校进行美化、绿化后,校长要核实一下学生活动场所的占 地面积,我们班接受了这个任务。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次任务?提出 活动要求:懂得多种测量的方法,并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123 力;选择测量内容:如:、测量篮球场占地面积;、测量乒乓球场的占地面积;、测量跑道 的占地面积;选择活动方式:如:独立测量、小组合作测量、师生合作测量等。选择测量工具: 测绳、测尺、米尺、标杆、目测、步测。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研究的主题,学生可自由的选 择自己熟悉的环境、测量工具、合作伙伴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 动的、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这是数学综合实践 课教学的主体部分。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如下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