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浅谈叶广岑的日本故事

浅谈叶广岑的《日本故事》 置身于历史中的旁观者——读叶广岑的《日本故事》毕业论文网www.lwkoo.cnBR>潘超青内容提要:叶广岑的《日本故事》叙述的是战争历史,触及的却是历史困局、文化价

浅谈叶广岑的《日本故事》 置身于历史中的旁观者 ——www.lwkoo.cnBR> 读叶广岑的《日本故事》毕业论文网潘超青 内容提要:叶广岑的《日本故事》叙述的是战争历史,触及的却是历史困局、文化价值冲突、 人性复杂度等更为恒久和复杂的问题,这些深藏在战争创伤背后的问题使我们在回顾战争历 史时必然要经历自我认识和文化碰撞,但只有深刻地揭示而不是淡化、回避问题,才可能在 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坦然地面对矛盾并自信地走向自我完善。 关键词:日本历史文化人性 满族作家叶广岑是多变的,她常常能跳脱生活拘囿,换一种眼光打量生活,也换一幅笔墨书 “” 写人生。从《梦也何曾到谢桥》时的格格作家,到担任县委书记时推出《老虎大福》动 物系列小说,直至这部《日本故事》以旅日学者面目出现,不仅身份在变,作品更时常带给 “”“” 人意外的惊喜,变换似乎成了她面对生活时一种常态。变换带给她的是新的体验和 “” 思考,无论是家族题材、环保小说或是域外文学,她始终站在主流题材的边缘,但又往 “” 往能以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切近所谓主流所关注的议题。这部《日本故事》并非轻描淡 写的旅日游记、展现的也不是观念化的日本社会,在彻底变换了个人生活方式和观察视角后, 我们看到了一种对战争历史和文化冲突崭新的呈现。 2090 世纪年代初期在日本求学的这段经历之于叶广岑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她视日本为自己 “ 的另一个家,我有两个家,中国北京东城老旧的四合院里至今还有我的亲人,那是我的小 • 说《祖坟》、《黄连厚朴》们的发源地;日本广岛铃之峰的小山上也有我的亲人, ”(1)“” 那里是《风》、《注意熊出没》们的产地。叶广岑在日本留学时主要围绕二战展开 学术研究,研究重点无须赘言就是中,日战争。置身于日本学术界的言说体系中,她总能感 “” 到时刻处在一种观念的冲突之中,困扰的、疑惑的、亟需声张的,在学术的领域无法畅 快淋漓地抒发出来。幸好,她还有个作家的身份,在学术研究中受到制约难以舒展的想象虚 构,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同时,旅居者及学者的双重身份也赋予《日本故事》 这组小说更加丰富并理性的思想体验,集纳于作品中形成多维的观照视域。表面的轻松淡雅, 掩盖不了事实 上的厚重和复杂,在看似素朴的叙述之下,涌动着的是丰盈的生命体验和清醒的理性思索, 是作家一如既往的生命激情。 “ 战争历史是这部小说集最主要的主题。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使我 们有了一种历史的空间感,它是有了些距离的,正是这种空间感,使这些小说增添了几分严 ”70 峻与沉重。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是无法回避的,作品中不乏直接展示战争惨烈的 语汇。《雾》中描述了根据地抗击日军的民兵组织成员被目军抓捕之后,遭受到惨无人道的 折磨。作者在描述这些酷刑时,并不刻意,也不详尽,相反,作者试图以零度情感介入叙事, “” 让这一过程尽可能地冷静:看似玩世不恭的侦察员李金荣被活生生开膛;文弱书生霍文 19 玉被日军用铜丝的硬鞭毒打;女民兵张英遭到日军残酷轮奸,下体被塞人整整颗子弹 —— 事实本身的惨烈已经难以控制地溢出感性边缘。直陈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固然能给人极大 的 震撼,却不是战争叙事中最主要的表现方面,叶广岑在这部作品中提供了一种对战争更为深 “” 广的思考方式,并以多层面的维度标识了一种特殊的战争体验,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 “” 己笔下的战争记忆,与老一辈作家对那场战争金戈铁马、折戟沉沙的直接描述不同。不 ? 同之处是什么我想,首要的就在于作者将战争从国族政治话语中独立出来,将它历史化、 客观化,从而获取一种远距离的、理性的审视视角。 叶广岑喜欢讲述历史,《雾》、《风》写的战争历史。有关历史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有关历史 “” 和历史叙述的关系问题。在这里,并没有绝对真实存在的所谓历史,历史在传承与言说

腾讯文库历史学浅谈叶广岑的日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