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一、中国部分1.原始的居住形态(1)天然洞穴 (2)巢居 (3)穴居 (4)半穴居 (5)地面建筑2.原始居民点选址和平面布局特征:(1)村落选址在河道弯曲内侧的向阳阶地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一、中国部分 1.原始的居住形态 (1)天然洞穴 (2)巢居 (3)穴居 (4)半穴居 (5)地面建筑 2.原始居民点选址和平面布局特征: (1)村落选址在河道弯曲内侧的向阳阶地上,土地肥沃,河流对村落呈环抱之势。 (2)村落的__,均有人工挖掘的壕沟作为防御措施,壕沟与天然河道一起构成呈圆形的相对封闭而安全 的居住区域,有若干相对狭小容易控制的出入口。 (3)__向心布局,围绕中心__或者大房子,所有__的门都朝向中心__,表明中心意识的萌芽。 (4)趋于明确的布局与功能分区,以安全性作为衡量位置重要性的依据,因而__位于最安全的圆形围合 单元内,公共墓地和陶窑则位于安全性较差的边缘或外面 3.《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夏后氏世 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两旁两夹,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 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 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 扃七个,闱门容小 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三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 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 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4.《周礼·考工记》___古代城市产生的影响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确定了中国古都堂堂正正、方正规划、整齐 划一、对称均衡、等级森严的风格特征,影响极其深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对城市主体规划结构的影响:“择中立宫”、几何中心、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 的中轴线,其它建筑对称环绕布置周围。 b,对城市规划秩序的影响:礼制的城市规划秩序,“礼”充满国家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国以“礼”制, 在以后的建国中,都以“礼”为原则。 c,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经纬涂道路系统,追求正南正北、垂直相交的道路,棋盘式布局,以至影响到 今天的城市。 d,对规划布局方法的影响:方格网的规划布局方法,把城市看作方格网布局,这个中国人“天圆地方”的 观点相同。 e,”相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一直贯穿于中___规划思想,对后来城市规划和建设影响深远。 5.“三朝五门”之制是周代宫殿的基本设置原则 五门之制: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三朝之制:大朝、外朝、内朝 或燕朝、治朝、常朝 6.最佳城址选择模式

腾讯文库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