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法院执行瑕疵与救济

第十二章法院执行瑕疵与救济 【内容提要】 法院执行瑕疵就是指法院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包括执行一般要件瑕疵和执行特别要件瑕疵。执行瑕疵可能导致执行行为不成立、执行行为无效、执行行为被撤销等法律

第十二章法院执行瑕疵与救济 【内容提要】 法院执行瑕疵就是指法院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包括执行一般要件瑕疵和 执行特别要件瑕疵。执行瑕疵可能导致执行行为不成立、执行行为无效、执行行 为被撤销等法律后果。对执行瑕疵的救济,目前我国法律仅规定了执行异议与执 ; 行回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行救济制度,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章重点】 ;;; 法院执行瑕疵的概念及其种类法院执行救济的概念及方法执行异议执 行回转 第一节法院执行瑕疵 一、法院执行瑕疵的概念 瑕疵,就词义上说是指有缺陷,不完美。法院执行瑕疵就是指法院执行过程 中存在的缺陷,即在法院执行程序中损害当事人或案外人权益的事实。执行瑕疵 从形式上看是违反了执行法律的规定,在结果上则是损害了当事人或案外人的 权益。 广义上说,法院执行瑕疵应包括执行程序瑕疵与执行结果瑕疵两个方面。但 执行程序并不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判断,所以,在执行程序范 围内,造成执行结果错误的原因只可能是程序上的错误。至于因裁判错误而造成 的执行结果错误,不能归人执行瑕疵,而是裁判瑕疵。 二、法院执行瑕疵的具体表现 按造成执行瑕疵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执行法院造成的执行瑕疵和执行当事 ; 人造成的执行瑕疵按瑕疵性质不同,又可分为程序性瑕疵和实体性瑕疵。根据 : 产生执行瑕疵的不同原因,执行瑕疵的具体表现有 () 一执行一般要件的瑕疵 执行一般要件就是指执行法院实施执行行为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如果不具 备这些要件,执行法院就不得实施执行行为,否则就构成执行违法。该违法的执 行行为或执行程序就是执行瑕疵。执行一般要件的瑕疵主要包括执行要件瑕疵和 执行要件欠缺。 1. 执行要件瑕疵。执行要件瑕疵是指执行要件本身存在的瑕疵。执行的一 般要件包括执行主体、执行内容、执行标的等几个方面。任何一个要件存在瑕 疵,整个执行行为或执行程序就是有瑕疵的执行行为或执行程序。 (1) 一执行主体的瑕疵。执行主体是指执行法院与执行当事人,执行当事人 又可分为执行权利人和执行义务人。执行主体存在缺陷,必然影响整个执行程序 及其执行行为的正当性,损害当事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产生执行瑕疵。 执行法院代表国家行使执行权,凭借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其执行 行为直接作用于执行标的,对执行权利人和义务人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执行机关的合法性直接决定着执行行为和执行程序的合法性。这方面的瑕疵主要 :① 表现为非执行法院采取的行为。指没有被赋予执行权的机构或个人所采取的 执行行为,如,书记员、不具有执行员身份的审判员或司法警察采取的行为,或 ② 者执行员以个人身份采取的行为,都不能构成执行行为。超出执行权力所及范 围实施的执行行为,如依法不应由法院执行的案件,法院采取了执行措施等构成 ③ 执行主体瑕疵,不应发生法律效力。违背执行管辖所为的执行行为。法律对法 院执行的管辖范围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果法院违反该规定,该执行行为也 ④ 会因执行主体存在瑕疵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消极执行。执行法院受理债权人的

腾讯文库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