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桥》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桥》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
第12课 《桥》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 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 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 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 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 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在阅读中,他们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 特的见解,还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 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 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 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 狂奔 狞笑 沙哑 放 肆豹子 拥戴 呻吟 拥戴 搀扶 祭奠 乱哄哄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概括文章内容。 3.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洪水的疯狂、肆虐,继而品悟老汉的高大 形象 4. 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