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心得体会范文
下乡心得体会范文 走访地点:衡山县永和乡花岭村 下乡干部:陈善云 工作单位:衡阳幼师 三月,油菜花分外灿烂 早上七点半从单位出发,辗转5次车后,终于在衡山县城城南车站坐上了去目的地永和乡花岭村的班车,
下乡心得体会范文 走访地点:衡山县永和乡花岭村 下乡干部:陈善云 工作单位:衡阳幼师 三月,油菜花分外灿烂 早上七点半从单位出发,辗转5次车后,终于在衡山县城城南车站 坐上了去目的地永和乡花岭村的班车,快乐之余拿出 给花岭村村 支书打起 来,告诉他我们已在城南车站上了途经花岭村去湘华的 班车,不久即到花岭。同车的一位60余岁的老同志,听了我与村支 书通话的内容后,马上用夹带着衡山话的普通话与我们接上了话 匣,“你们要去花岭村?我老家就是花岭村的,我给你们带路!”我 们也介绍了自己去花岭村的目的——参加市委组织的“十万干部百 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去花岭村走访村民群众。老同志随即就 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花岭村来,“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的好埃我 们农村,小孩读书免学费,农民种田免税费,还有各种补助。能干 的人可以在家,也可以在外赚大钱,能力一般的人如果有困难,国 家也有低保保障。”“比方我们花岭,三百来户人家,家产百万元 以上的就有几十户。”老同志抬起手指向车窗外,示意我们看路旁 的农民的新房子,“这就是我们花岭村”。我们顺着老同志手指的 方向望去,花岭村一座座簇新的农民别墅,散布在田野间,点扮着 漫山遍野金黄的油菜花,分外灿烂而迷人。 农民家的客厅,比我们的教室还大哩 途经花岭村去湘华的班车,在花岭村村支书家门前停住了,只见村 支书林衡贵快步迎上前来,握手应酬后,我们即拎起行李往他家里 去。林书记将我们拦住了,笑着说“我家条件不太好,你们还是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