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首犯的处罚及法律适用
论自首犯的处罚及法律适用 论自首犯的处罚及法律适用3.1 对自首犯从宽处罚的根据对自首犯可以从宽处罚,已经得到我国立法、司法以及理论界的充分肯定。但是为什么要
论自首犯的处罚及法律适用 论自首犯的处罚及法律适用 3.1  对自首犯从宽处罚的根据 对自首犯可以从宽处罚,已经得到我国立法、司法以及理论界的充分肯定。但是为什么要对 自首犯从宽处罚?对此在刑法理论界则存在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有三点。其一,自首犯自行减小了对社会的危害性。 其二,自首犯自首是认罪、悔罪、等主观意识的客观表现,表明其愿意接受改造。其三,犯 罪人的自首行为可以避免伤及无辜,并且有效的节省的司法资源。 第二种观点认为,自首从宽的根据有三点。其一,自首从宽是量刑责任原则的需要。自首反 映了犯罪人社会危害性减小,理应从宽处罚。其二,自首从宽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其三, 自首从宽是刑罚价值取向的需要。对自首从宽处罚既可以促进刑罚的公证性,又节省了办案 成本并且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因而又利于公正、谦抑等刑罚追求的价值实现。 第三种观点认为,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有二点。首先是有自首的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要小于 没有这种情节的犯罪,二是自首犯的主观恶性要明显小于没有这种情节的犯罪分子。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着不足。我认为自首行为可以从轻处罚的根据主要有以 下三点。 首先。自首的犯罪人,多数有一定的悔改之心,加之司法机关对其自首的鼓励、教育,回到 社会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就很小。对于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未决犯和已决犯,能够主动供述 余罪,自愿被司法机关重新追诉,更能说明其改过迁善的决心,如果对这种行为给以从宽处 罚,反过来则更能鼓励犯罪分子改造自新,回到社会上再犯的可能性就会极小。而没有自首 的犯罪人仍有继续实施犯罪的条件,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要大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基于上述理 由,应该对自首犯从宽处罚 其次,自首从宽的根据还有功利的因素,即通过鼓励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减少司法投入,为 司法机关顺利地进行侦查、起诉、审判提供方便。功利效果也是对自首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罚 的根据之一。 另外,自首从宽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我国刑法惩罚犯罪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               贵贵州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3 第页 而惩罚,而是为了教育和改造犯罪,预防犯罪。因此,对犯罪人量刑时, 必须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即必须考虑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客观特性与主观特性,采用 公正的方法使犯罪人担负刑事责任,才能使其真正从内心接受改造,这种接受的程度越高, 刑罚才越有可能达到其预防犯罪的社会效果。因此,对自首犯从宽处罚实际上是实现刑罚目 的的有效手段。 3.2  自首犯的处罚规定及其适用 3.2.1  现行刑法典对自首犯的处罚规定 “ 刑法总则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 ”“ 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 ” 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分则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三款、第三百九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