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金厢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金厢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   借助大幅图片或多幅图片所营造的视觉冲击力,图片往能让受众产生

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金厢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0-2021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借助大幅图片或多幅图片所营造的视觉冲击力,图片往能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 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印度洋海啸,镜头所摄下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 最精彩的瞬间,而且能把人物的神情、事物的态势原汁原味地星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 强烈的现场感。由此,新闻获得了一种独特亲和力和感染力。而且由于其形象生动,所以附着于其上 (图片引自人民网,文字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云南日报》) 的意义能较好地被受众直观地感受到,这能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施拉姆认为,我们阅读新闻是透过 4. 根据对材料一、二的理解,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闻叙事来确认自己与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心理或文化的联系。新闻叙事的功能可能就是在满足大众某 A. 图片中男孩幼小的身材与满头的冰花构成强烈对比,营造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同身 种心理需要,或是帮助大众完成某种心灵仪式。同时摄影图片也能最大限度地制造一种视觉快乐,图 受。 片叙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形式美的极致表现,从而给受众留下一种很强的观看体验。 B. 网民的关注与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的积极反应,说明该图片所具有的感染力强化了新闻的传播效 (摘编自黄丽《新闻图片叙事的特征及效果分析》) 果。 材料二 C. 材料三中的图片具有新闻叙事功能,其传达出的内容唤醒了大众同情他人、关爱他人的怜悯之 新闻不同于艺术创作,它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记者绝对不能对新闻照片采取任何的修改。任何 心。 一个新闻事实,都只是一个最佳的典型瞬间,在这稍纵即逝的一刻,用什么样的角度,多大焦距的镜 D. 材料三中的图片呈现出一个稍纵即逝的最佳典型瞬间,真实客观地反映出男孩家庭的贫困与不 头,光圈与快门的参数组合,不同记者拍出来的效果和画面肯定不一样,所以随机性拍摄也在考验着 幸。 拍摄者的新闻基本功底。照片的最初编辑在这一刻也就基本确定了下来,而现在的有些新闻图片被摄 5. 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影记者随意修改,甚至是由两张图片组合而成。随着新闻图片在媒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需要新 A. 新闻图片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来源于其让受众产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 闻摄影从业人员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必须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照片的后期制 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作中,要求图片端辑在处理图片的时候,除了一般性的调整外,不得对新闻照片做影响事实的电脑修 B. 要想增加新闻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就只能选用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现场感的 改和暗房加工,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摄影报道的公信度。新闻照片的 图片,以便让受众直观地感受到。 编辑,也要以不破坏基本信息的传播为隹绳,确保作者作品的完整性,绝不能断章取义。 C. 新闻图片叙事具有真实再现新闻事件、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征,能利用图片最大限度地制造一种视 (摘编自吴功胜《新时期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浅议》) 觉快乐,加强叙事的影响力度。 材料三 D. 新闻图片作为一种叙事形式,其承载的基本新闻信息和附着其上的意义在拍摄的那一刻便已确 9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冰花”男孩王富满冒冰霜上学的图片在网上引起广 定,这也考验着拍摄者的新闻基本功底。 泛关注,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志愿者协会作为“青年之家”,面向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 E. 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摄影报道的公信度,图片编辑在处理新 大团员青年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倡议启动“青春暖冬行动”。昨日,团省委、云南青基会、昭通团市 闻图片时绝不能有任何修改。 委的工作人员为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送去了“青春暖冬行动”募集的首批 参考答案: 10万元爱心捐款。 4. D5. CD

腾讯文库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金厢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