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进展临床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
2型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 的疾病,随着社会 经济 的发展 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呈流行性趋 势,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沉重的负担。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脏、血管、神 经、肾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病变已被临床研究所证实,而骨质疏松症是否与 T2DM 有必然关系至今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受多种因素 影响,其机理目前不是很清楚,与性别、年龄、体重、种族及营养状况等因素 有关之外,与骨代谢的调节因素及骨矿物质代谢也有关。笔者现就T2DM易致骨 质疏松症这一论点的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胰岛素缺乏 糖尿病为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表现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不 足,而胰岛素在骨代谢过程可能有直接作用,即胰岛素通过成骨细胞表面存在 的胰岛素受体,刺激成骨细胞核苷的合成[1]。从而促进骨胶原的合成,增加 骨骼中钙的沉积。T2DM 患者其胰岛素分泌量表现为相对不足,至后期时其绝对 分泌量亦显不足,因此其骨质疏松较正常人群易发生。同时胰岛素的绝对和相 对缺乏可导致脂质代谢障碍和负氮平衡,引起骨骼系统内糖蛋白和胶原合成的 减少,分解加速,致使骨基质改变。另外,胰岛素缺乏可使血浆骨钙素水平降 低,引起骨质疏松[2]。胰岛素有刺激骨细胞摄取氨基酸的作用,故胰岛素缺 乏,骨蛋白分解,骨盐沉着降低,致骨形成减少,也是骨质疏松形成原因之一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减少也与骨质疏松相关,IGF是一种多肽类生 长因子,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及其成骨、破骨偶联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括骨在内的多种组织可产生IGF-1和IGF-2。其中IGF-1作用于骨原细胞, 刺激DNA合成,增加有功能的成骨细胞数目,最终促进骨基质的形成,IGF-1 还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增加骨胶原的形成和成骨细胞的活性。同 时,IGF-1也可以调节骨吸收,抑制骨胶原降解,对于骨量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4]。史秀琴等[5]观察51例糖尿病患者与40例对照组发现,糖尿病患者 的IGF-1及骨密度较对照组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2高血糖 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使钙、磷排泄增加,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影响骨代 谢[6]。慢性高血糖增加胶原糖化,导致糖尿病骨脆性增加,同时高血糖所致 的渗透性利尿作用,使尿钙、磷排出量增加。高尿糖阻滞肾小管对钙的重吸 收,也可导致T2DM 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7]。高血糖时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 出,渗透性利尿作用将大量Ca2+、P、Mg2+离子排出体外而使其血浓度降低; 低Ca2+、低Mg2+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溶骨作用增 强[8],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 3遗传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