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燕歌行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燕歌行【作者档案】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的亲身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

燕歌行 【作者档案】 声律都相互对应,与唐代律诗几乎一样,格律是相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 对的。与近体诗所不同的是,这两句诗的格律位置 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 “ 在近体诗应倒转过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的亲身经历,是 ” 平平仄仄平。因为唐人的近体诗一般都是押平声 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 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更 韵。该诗对偶句的大量运用,不仅在形式上使诗整 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 齐匀称、和谐美听,而且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 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 “ 起了积极的作用。又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 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高常侍集》。 【文本探究】 ” 北空回首两句,诗人从独守闺房的少妇和羁身在 《燕歌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比较丰富。作者满含激情歌 外的征人不同角度,相互映照,写出战争给广大人 颂了士兵们慷慨赴边的报国热情,歌颂了他们不怕 民带来的不幸,写出了人民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 牺牲、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他们以国家利 感情深沉强烈,气势悲壮豪迈。唐军这次作战 益为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宽广胸怀。 是失败了,作者所描写的是一场悲剧,然而它给我 而对士兵们的不幸遭遇、痛苦的心情,表示出了深 们的感觉并不低沉。因为作者在写这次战争时,并 厚的同情。 没有从悲哀的角度去叙述描写,而是怀着赞扬、怀 语句严整,对偶工稳,押韵灵活。高适这首《燕 “ 着歌颂的感情来歌颂这些士兵。从写景来说摐金 “” 歌行》除君不见沙场征战苦一句外,全部采用的 ” 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两句,写得很有气 七言句,一气流转直贯而下,显得非常整齐。而且 “ 作者还大量采用了对偶句手法,除汉家烟尘在东 “” 势。而孤城落日斗兵稀虽写了唐军的失利,然而 它却非常突出地显示了誓死对敌,它给人的感觉也 ”“ 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 是非常豪迈、悲壮的。另外,从作者所写的景色来 ”“” 迤碣石间、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看大漠穷秋塞草腓、山川萧条极边土等诗句,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八句外, “” 以及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等句,其 景象也比较开阔。这些在该诗风格上也起了一定的 “ 其余句均两两相对,对偶成文。如男儿本自重横 作用。 ” 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两句,词义、词性都相属、 “” 相对。至于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连

腾讯文库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燕歌行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