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临渭区2019~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

临渭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不拘身份的教育,是指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人们应该接受教育、能够接受教育总体上持肯定 意见,并不认为人们能否接受教育应当视人的身份、地位、族群而定。 《易·涣》有“涣其群",“涣”为水流,“群”为群众,意为“以水冲洗群众之污垢,喻清除群众德行 之邪恶”(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四).可见《周易》认为群众是应当也可以受教育的,当然,这儿的教 育应理解为教化,即“化民成俗”的意思。之后,周公在论述治国理民的举措时,提出“明德慎罚"“作新民” 的主张,开了中国历史上“德教”思想的先河,沿袭了《易》的精神。施行“德教”的一个重要前提性认识, 就是承认人的可教,哪怕他是普通的人。 从真正教育的意义上肯定人都应当有受教育机会的是孔子。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不仅使教育突破 了族类限制,也突破了身份限制,其所办私人学校并无出身限制。孔子的思想与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无论是之后儒家的代表孟子、荀子,还是道家、墨家,都借助讨论人性本质问题,表达了他们对人性平等的主 张,这是一种人的原始平等观念.孟子的性善论与“人皆可以为尧舜”说,荀子的性恶论与“涂之人可以为禹” 说,墨子的“素丝论"与“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说,道家的“素朴论”与“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 乎君子小人哉”说,都肯定了人性的平等和教育的不拘身份高下,只不过是在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 异。显然,在不拘身份的教育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的思想认识取得了巨大进步,反映了时代与社会变革 所提出的要求,即对世袭制度的冲击和对贤人政治的呼吁,成为我们民族在人的教育权利方面的重要思想遺 产。 从秦汉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起,教育方面的原始平等精神被打破,其表现即是从汉代起并延续到唐 代,从董仲舒到韩愈,教育家普遍都以性三品学说来作为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依据。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等级 1

腾讯文库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